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有街坊喜欢到珠江做这事!水务部门:太危险!

发布时间:2023-07-12 12:14:20 来源:信息时报

正值夏季高温时节,


【资料图】

很多市民选择玩水消暑,

但也有个别市民到珠江和水库野泳。

近日,

记者在广州市内走访发现,

在洲头咀公园、沙面等亲水平台,

虽然有关部门设立了警示标志

并加装挡板及围栏等,

但个别市民仍然选择

在这些地方进入珠江野泳,

甚至有人下水时没有携带救生设备。

广州市水务部门和专业救援人士建议市民不要擅自进入珠江野泳,家长也要看管好孩子,不要让孩子们去野泳

此外,家长带孩子到游泳池游泳也要注意,不要自己在岸上玩手机,要看好孩子,“有时溺水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亲水平台设围栏挡板

野泳者仍无视进入

记者来到海珠区洲头咀公园亲水平台,发现相关部门已将该平台用围栏围蔽起来,旁边也有多块警示标语,内容包括“禁止攀爬护栏”“河涌水深、禁止下水”“水深危险、注意安全”等。

不过这些都阻挡不了野泳爱好者下水游泳的“热情”。记者看到,多名野泳爱好者从围栏侧面翻越,再小心翼翼地走上堤岸,然后进入亲水平台。稍作准备后,他们便携带泳圈或游泳浮囊等下水畅泳,有的在江边附近戏水,有的则游到江心位置。

在海珠区洲头咀公园亲水平台,野泳爱好者翻越围栏进入珠江野泳。信息时报记者 陈子垤 摄

日前,野泳爱好者在珠江野泳。信息时报记者 陈子垤 摄

随后记者来到沙面亲水平台,同样地,此处通向亲水平台的阶梯已被围栏围蔽,并且围栏边上还有一块写着“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不要从此处下水游泳”的警示牌。该警示牌刚好在围栏的侧面,可以防止野泳爱好者从围栏侧面翻越。

尽管如此,记者还是看到有不少人在此处下水游泳。短短几分钟内,就有五六人翻过堤岸进入珠江游泳。

野泳爱好者在珠江游泳,时不时有船只经过。信息时报记者 陈子垤 摄

提醒:

江河水域存在不可预估的危险性

广州市水务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珠江水文情况复杂,水下漩涡密布,流速快、潮差大,且作为船只航道,在没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此游泳极其危险,建议市民前往正规的有完善救生设施的场所游泳。

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队长邓跃晖表示,野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实际上江河水域并不是人们看到的那么风平浪静,涨潮、暗涌、水下植物包括船舶行驶带来的波浪冲击等都存在不可预估的危险性。

切勿盲目下水救人

可自制救生器具

遇到有人落水该怎么办?

↓↓

邓跃晖表示,不建议盲目下水救人,水下救援有难度,对个人的体能以及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他建议,大家发现落水者后要见义“智”为

首先要拨打110报警,然后观察岸边有没有救生设备,有的话就把救生设备抛向落水者

建议施救者采取岸基救援,不要用入水方式施救。

施救者要利用身边能找到的所有相关物资救援,例如绳子、树枝、竹竿、矿泉水瓶等。

书包、空塑料瓶等都可以成为救命工具。书包清空后,把空瓶子迅速塞进书包里,拉上拉链,这就是一个简易的浮具。落水者要用下巴抵住书包上沿,让自己的头露出水面,争取呼吸机会。

如果要下水救人,施救者要做足防护措施才能下水。“没有游泳圈等救生设备,也可以将空的矿泉水瓶塞进衣服里,提高身体的浮力。”邓跃晖提醒,施救者要注意入水救援的方法,要绕到落水者身后,用手托着其头部施救,“绕到背后是防止被溺水者抓住,托起头部是让其可以浮出水面呼吸。”

“手拉手”方式错误

应采取岸基救援

我们不时会在新闻里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多人溺水的悲剧,邓跃晖说,手拉手救援的方式是错误的。救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手拉手救援方式死亡率最高。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打破平衡,就会导致多人落水,发生更大风险。

如果落水者离岸边较近,建议施救者在岸基上开展救援,“整个人趴在岸基上,重心向下,那样身上的摩擦力会大大增加,会更加安全。”邓跃晖说。

落水者应如何自救?

落水后,“冷静”是前提,一定不要太慌张,做太多挣扎的动作,“越挣扎,沉到水里的速度就越快。”邓跃晖说,落水者应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仰泳的方式平躺在水上,“仰面朝天,全身放松,小口小口地换气,保持肚里有大量空气就可以浮在水面上。”

文、图:信息时报记者 陈子垤

视频号: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剪辑 吴海桐

信息时报编辑:黄英奇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