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中国文旅市场逐渐升温 2023文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全球今亮点

发布时间:2023-04-26 09:09:13 来源:互联网

中国文旅市场逐渐升温

“科技+文旅”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中国文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不仅助力旅游资源“活”起来,也带动人气“火”起来。

文化和旅游部21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86亿,同比增长46.5%。国内旅游收入1.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53万亿元,增长69.5%。


【资料图】

今年以来,民航运输显著恢复,亦有效带动中国旅游出行等消费需求加快回暖。在去哪儿平台上,一季度杭州、成都、三亚、大理等旅游目的地的机场进出港预订量均达到2019年同期的120%以上,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六成。

“五一”临近,全国各地争相“放大招”,推出景区门票、旅游线路、住宿餐饮等旅游消费优惠活动,全面发力助推旅游业加速复苏。日前,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五折嗨游大连”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活动持续至4月29日,共发放400万元文旅消费券。贵州近期推出2023年多彩贵州春季旅游“四减半”优惠活动,即景区门票减半、住宿价格减半、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半、旅游商品价格减半等优惠。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

人间烟火气,是最动人的经济图景。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综合带动作用,是引领消费复苏和内需繁荣的重要力量之一。

疫情管控放开,行业出现转机。“二十条”、“新十条”、“乙类乙管”等国家疫情防控 政策出台后,文化和旅游部依据国家政策对应调整旅游景区、旅行社等线下文旅活动的 防控措施,不再要求游客提供核酸阴性证明、查验健康码、开展落地检,为各地游客量 回升提供保障。

2023 年春节文旅迎来热潮,释放积极信号。作为疫情过峰后的第一个长假,春节期 间文旅消费迎来一波热潮。根据文旅部数据,2023 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人次达 3.08 亿 (YoY+23.1%),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88.6%;旅游收入 3,758 亿元(YoY+30%),恢复 至 2019 年同期 73.1%。国内景区再现爆满的场景,一线景区接待游客普遍超预期,张家 界旗下景区及交通工具/黄山景区/峨眉山景区/玉龙雪山景区/天目湖景区的客流恢复程度 分别约为 2019 年同期的 133%/112%/124%/126%/183%,文旅市场加速回暖。

文旅产业有望成为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文旅行业市场需求大、对当地经济有明显 溢出作用、能够拉动就业增长,同时又在疫情中受损严重,文旅部数据显示 2019 年旅游 业直接、间接就业人数占总就业 10.3%,GDP 综合贡献占当年 GDP 11.1%,有望成为促 消费的重要抓手。

2023文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5)》,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73%。全年入出境旅游游客人数有望超过9000万人次,同比翻一番。

在文旅产业复苏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文旅产业复苏需要一定的周期。疫情导致文旅产业面临系统性重构,人才、市场、业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产业体系修复、产业链条重建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市场消费需求尚不稳定。元旦、春节的短期补偿性消费需求对旅游产业恢复起到一定作用,但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一定时期内,居民对经济前景、职业规划的危机感依然存在,对文旅类非刚性消费保持审慎态度,旅游市场活力还需持续激发。第三,投资收缩,项目落地难。

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表示,旅游业的格局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体现出新时代的特征,多元化复合型旅游正在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

一个数字文旅的新时代正在加速形成,未来中国文旅产业将呈现从观光度假游向文化体验游转变、营销模式向运营模式转变、地产逐渐回归旅游本质、盈利模式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等大趋势。

文化旅游行业报告根据文化旅游行业监测统计数据指标体系,研究一定时期内中国文化旅游行业现状、变化及趋势。文化旅游报告有助于企业及投资者洞察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市场供需行为,评估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投资价值,为相关企业提供第三方的决策支持。报告内容有助于文化旅游行业企业、投资者了解市场供需情况,并可以为企业市场推广计划的制定提供第三方决策支持。该报告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年度供求数据分析,报告具有内容翔实、模型准确、分析方法科学等特点。

欲了解更多关于文化旅游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